腹部超音波 診斷脂肪肝利器
目前腹部超音波是脂肪肝的診斷利器,由於脂肪肝不會有特別異樣的感覺或症狀,大多數人往往是進行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,然而脂肪肝只是腹部超音波所觀察到的診斷,是否有B、C肝、肝功能異常或其他肝病變,還需要進一步抽血檢查。脂肪肝的病程溫和,若超音波診斷有脂肪肝且肝功能正常,沒有B型或C型肝炎,每年定期追蹤1次即可;若合併肝臟發炎或本身是B、C型肝炎病人,追蹤頻率必須縮短,每半年就應該回診檢查;若有脂肪肝又合併肝硬化,則每3到6個月就要做一次腹部超音波及抽血。
局部脂肪分布不均易與腫瘤混淆
脂肪肝還有一個問題是,當局部脂肪分布不均時,超音波檢查肝臟容易出現陰影或白點,易與肝腫瘤混淆。
理論上,脂肪肝應該是整個肝臟細胞都變油,但當肝臟某區塊(通常在靠近膽囊或肝門靜脈之處)的脂肪比例較少時,超音波下的影像會出現黑影;另一方面,若肝臟局部脂肪較多的地方,肝臟影像檢查容易呈現不規則的白點。
此外,部分肝臟良性血管瘤在影像檢查時也會顯現為白色,若有嚴重脂肪肝問題,影像檢查肝臟背景值也是白色,良性血管瘤將變得較難偵測,難以追蹤血管瘤的變化。雖然上述狀況都是良性,但有脂肪肝者仍建議減重,以免影響影像判讀。
解決脂肪肝 減重、運動是不二法門
迄今脂肪肝尚無有效的藥物治療,目前醫界公認改善脂肪肝的最佳特效藥就是減重和運動,有肥胖、糖尿病或血脂過高者,適當減重、調整飲食是治療脂肪肝的重要第一步,另每天應進行15分鐘以上有點喘且微流汗的中等強度運動,如快走、游泳、瑜珈等。
要改善脂肪肝,一開始可以減掉體重的3%至5%為目標,理想狀態是減去體重的10%,就會逐漸看到成效,但減肥不可以躁進,太快速的減肥反而容易對肝臟造成傷害,每週減重建議約以0.5公斤的速度為宜。然而研究發現,僅有4成的人可以達到此目標,因此健康減重的字典裡,沒有放棄。
除了減重、運動外,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最重要的就是戒酒;若是高血脂或糖尿病,就要妥善控制血脂和血糖;若是C型肝炎,研究發現,有脂肪肝的C肝患者,對干擾素與抗病毒藥物的治療效果較差,C肝病人除應依醫囑治療C肝外,仍要努力消除脂肪肝,避免影響治療成效。
含糖飲料、酒精的隱形陷阱
要改善脂肪肝,飲食應少吃高油脂、高熱量、高糖份的食物。台灣手搖杯飲料盛行,一杯含糖飲下肚,常攝取過多糖分而不自知,多餘的醣類除會造成血糖升高、三酸甘油酯超標外,還會轉換成人體不需要的多餘脂肪,堆積在皮下組織及內臟。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4年曾調查市售飲品,發現大杯裝的全糖珍珠奶茶總熱量約653大卡,其中光是糖的熱量就有240大卡,一顆方糖約有20大卡熱量,所以一杯下肚相當於吃下12顆方糖,60公斤的成人等於要慢跑80分鐘才能消耗掉。
另一方面,除了含糖飲,酒精的熱量也不容小覷,一杯杯黃湯下肚,無形中也會喝進不少熱量,以一杯100cc紅酒為例,約等於喝下83大卡的酒精熱量,走路近半小時才能把熱量消耗完,這還不包含酒裡面所含糖份等其他熱量。
控制脂肪肝 護肝也護心
脂肪肝其實是身體的一項警訊,研究發現,有脂肪肝者未來會有較高的比率罹患心血管疾病,所以控制脂肪肝不只是為了「護肝」,另一方面也為了「護心」,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。
總之,要告別脂肪肝的威脅,調整飲食、規律運動、少喝酒、維持正常體重是不二法門,才能重拾彩色人生!
◎ 斑馬魚也有脂肪肝不只是鵝和人有脂肪肝,近年來在肝臟研究領域,除了小鼠、大鼠,和人類同樣為脊椎動物的斑馬魚,也成為應用廣泛的實驗研究對象,透過給予高膽固醇、高熱量的飼料,斑馬魚一樣會形成脂肪肝,變成一隻隻的胖胖魚。
Q&A/疑惑解除補給站
Q:C型肝炎的人比較容易有脂肪肝嗎?
A:C型肝炎者和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高度相關,也有較高的比率會產生脂肪肝問題,此外,有研究發現,當C型肝炎患者又合併有嚴重脂肪肝時,藥物治療效果會比較差。
Q:如果BMI正常,為了消除脂肪肝,也需要減重嗎?
A:若BMI正常或甚至是偏瘦的人有脂肪肝問題,有可能是高血脂症、飲酒、服用類固醇藥物等其他非肥胖的因素引起,建議維持正常體重,消除脂肪肝可從改善這些危險因子及運動著手,運動可強化肌肉對胰島素的利用,並促進肝臟對脂肪的代謝,另肌肉量變多,也有助於提升身體的基礎代謝率。
(感謝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提供轉載)